各院(系):
近日,科技部发布了《“工程科学与综合交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请资格:
1. 项目(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2年1月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港澳申报人员应爱国爱港、爱国爱澳。
2. 项目(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课题)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港澳特别行政区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课题)。
3. 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项目(课题),课题负责人可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课题)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课题)总数不得超过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项目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22年12月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不在限项范围内。
二、主要方向:
1.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
1.1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交叉研究
1.2面向智慧教育的学习者认知与情感计算研究
2.人工智能与科学深度结合
2.1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AI范式
2.2人工智能科学计算共性平台
3.新一代人工智能共性关键技术
3.1面向人机协同任务的情境认知与效能优化
3.2面向神经系统疾病预警的智能人机交互关键技术
3.3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4.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支撑体系
4.1高能效模拟计算AI芯片
4.2自组织自演化AI芯片及应用
4.3大小模型端云协同进化与系统
5.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应用
5.1钢铁智能制造过程中数据认知与生产决策
5.2全域多场景智能化码头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5.3工业制造智能光学成像及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5.4农业大灾风险综合集成智能分析与决策
5.5博弈智能场景应用
5.6可信人工智能立法制度建设研究
2.5中纬度电离层动力学过程和纬度耦合研究
2.6微重力下弱强度湍流燃烧研究
2.7微重力环境下小行星形成过程研究
应科技部要求指南不得转载发布,请有意申报的老师与科技处联系,注册科技部账号后,登录系统查看具体指南。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预申报书的受理时间为:2022年9月10日8:00至9月30日16:00。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项目,由申报单位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科管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联系人:屈乐 苗芷芃
联系电话:88382398
科技处
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