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国际创业大赛是西安市创新创业品牌赛事活动,通过聚集和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创新创业要素,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为进一步促进“以赛代评”“以赛引才”“以赛招商”新模式,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支撑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和西安市委人才办将联合举办“2025西安国际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大赛主题
慧聚长安创造未来
大赛时间
2025年9月—11月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
参赛要求
(一)产业和技术领域
参赛项目以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和重点产业链为基础,按照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新能源及新材料四个领域,重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
1.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终端、传感器、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技术、5G/6G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卫星应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
2.高端装备:主要包括机器人、民用航空、航天、无人机、新能源汽车、商用车(重卡)、乘用车、输变电装备、轨道交通、增材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
3.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主要包括生物技术、中药制剂、化学药、医学诊断、高端医疗器械、基因技术、适老康养及大健康、乳制品等。
4.新能源及新材料: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光伏、氢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及稀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材料、半导体材料等新材料领域。
(二)参赛主体和具体条件
1.本届大赛参赛项目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其中:初创组为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的项目团队或在2020年1月1日(含)之后注册的企业法人单位;成长组为在2016年1月1日(含)至2019年12月31日(含)之间注册的企业法人单位,且近三年年均营业收入(2023—2025年)小于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
2.参赛项目的相关产品、技术、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参赛时应归参赛项目方所有,与其他人无产权纠纷。
3.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能报名参赛:(1)历年西安国际创业大赛获奖项目(2)已获得西安市科技计划立项支持的项目(3)违反国家和我省、我市有关政策及《西安市科技计划诚信管理办法》的主体。
4.复赛直通车项目须提供相关赛事组织单位、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孵化载体等出具的获奖、投资、贷款和推荐函等证明资料。
5.国外项目可通过我市认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离岸创新创业平台、欧美同学会等渠道推荐,国外企业或创业团队、海外中国留学生、在华国外留学生、在华外籍专家、2020年1月1日(含)以后回国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的项目负责人也可报名参赛。
(三)复赛直通车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项目,报名参赛后可直接进入本届大赛复赛:
1.“科创西安”直通车。在2024年“科创西安”的创新创业类赛事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的项目。
2.“以投代评”直通车。近3年累计获得100万元以上(含)投资的科技型企业,投资方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资本投资公司、银行等。
3.“以贷代评”直通车。近3年累计获得银行贷款500万元以上(含)或单笔银行贷款200万元以上(含)的科创项目。
4.“以演代评”直通车。通过“三项改革”路演项目遴选并获得资金、立项等支持的项目。
5.“以培代评”直通车。近三年来参加“北大光华创业营”“硬科技人才训练营”的科创类项目。
赛程安排
大赛分项目报名、初赛、复赛、晋级赛和总决赛五个阶段。
(一)项目报名(自报名通知发布之日至10月16日)
1.系统报名国内参赛项目(包括复赛直通车参赛项目)通过大赛官网(http://www.xaiesc.com)进行在线报名。
2.邮箱报名国外项目报名在大赛官网下载“国外项目报名资料”---项目报名表、商业计划书和路演PPT等模板,填写完成后统一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xaiesc@163.com)。
3.线下报名线下报名项目可通过大赛官网(http://www.xaiesc.com)下载“项目报名表”、“商业计划书”和“路演PPT”等模板,填写完成后统一报送至西安生产力促进中心(西安市碑林区环城东路南段1号生产力大厦6层606室)。
(二)初赛(10月中下旬)
初赛采用书面评审方式进行比赛。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提交的商业计划书进行评审,筛选出进入复赛的项目。
(三)复赛(10月下旬—11月上旬)
复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路演答辩方式。本地项目采用现场路演、外地项目采用线上路演。
(四)晋级赛和总决赛(11月下旬)
晋级赛和总决赛将安排在同一个时间阶段举办,前两天分别进行初创组和成长组的晋级赛,以线下路演为主;第三天进行总决赛,参赛项目不分领域按照初创组和成长组分别进行路演比赛,按照评分排名确定大赛各奖项。
奖励支持方式
本届大赛设立1000万元奖金池,按照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相关要求对获奖项目进行支持。同时获奖项目可获得人才、金融、算力、需求对接、办公场地等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一)项目奖金支持
本届大赛采用“以赛代评”方式对本地企业获奖项目列入2026年度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支持;对团队及非本地企业获奖项目在比赛结束后12个月内在西安注册公司并正常纳税的,列入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给予支持。其中,初创组和成长组分别设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成长组按照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对应额度给予支持,初创组按照6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对应额度给予支持,以上40个项目奖金合计1000万元。
(二)人才政策
1.获得大赛一等奖及以上项目团队主要负责人可申请认定西安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2.依托“西安市人才发展基金”,为获得股权激励的创新人才、开办科技企业的创业人才提供最高1000万元2年免息或5年基准利率股权代持。
3.获得大赛二等奖及以上且成功转移转化项目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三)金融支持
4.对符合条件的参赛企业,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创投机构、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科技金融业务合作机构,提供“股贷债保”联动的多元化融资服务。
5.对符合条件的参赛企业,市科技局给予技术交易信用贷、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票据化)、无形资产质押贷、技术研发信用贷等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并按照相关政策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和风险分担。
6.对获奖的参赛企业,市科技局优先将其纳入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储备库,单个科技项目支持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四)算力支持
7.对复赛的参赛项目,提供2025年12月前价值3000元算力券补助;对获奖项目,再给予2026年度3000元算力券补助。
(五)场地及市级载体政策
8.进入晋级赛(含)及以上的项目,在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成功入驻,2年内免费提供办公工位。其中,晋级赛项目,免费提供3个工位;获得三等奖的项目,免费提供5个工位;获得二等奖(含)及以上的项目,免费提供10个工位。
9.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在孵企业参加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的,按照所获奖金总额比例给予载体奖励。
10.承接大赛组委会推荐的大赛获奖项目入驻的市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每承接一个项目,连续两年每年给予孵化载体补贴。
(六)产业服务资源对接
11.以参赛项目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对接西安市重点产业链资源,提供首台(套)适配、上下游产业协同等资源对接服务。
12.对获奖项目优先推荐参加“北大光华创业营”“硬科技人才训练营”、“民营企业家经营能力提升”等人才培训。
注意事项
(一)国内参赛项目、国外项目、复赛直通车项目报名时间截止日期均为10月16日,请各参赛项目按照赛事要求提交报名材料。
(二)参赛项目路演PPT需遵循大赛官方要求,统一使用官网发布的指定模板。
大赛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涛、孙力
咨询电话:029-88405322、029-88401657
E-mail:xaies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