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岩系沉积相判别及砂体预测技术
作者:科研处 时间:2025-09-02 点击数:
成果简介
在物源分析基础上,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建立沉积相识别综合标志,判别湖(海)岸线及深湖相位置,划分出不同沉积环境碎屑岩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类型,细分沉积微相类型、特征及控制因素,建立三维沉积模式;根据微相类型识别砂体类型,明确不同类型砂体宽厚比参数及主控因素,构建砂体结构模式及分布规律,预测砂体展布。
成果评价
碎屑岩系沉积相判别及砂体预测技术在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准确快速地分析出沉积相类型,预测不同类型砂体的展布规律,为有利区优选及井位部署提供依据,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及中生界油气藏勘探开发中效果较好,受到多家单位好评,多次获奖。
应用前景
在碎屑岩矿产勘探开发中应用前景广阔,如砂岩型铀矿选区预测,煤岩形成分布规律,特别是油气勘探开发中,页岩油甜点分析,油藏预测与选区等领域。
成果展示
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在碎屑岩沉积相判识及砂体分布规律方面中形成了研究专长,特别是湖相沉积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及认识(图1-图3)。


负责人简介
李元昊,1974年生,博士,副教授,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基础地质系副主任,长期从事碎屑岩油气勘探开发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参与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