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井可视化检测技术、装备及应用

作者:科研处 时间:2025-09-02 点击数:

成果简介

围绕井下作业井筒状况认识不清、状况不明,井下作业措施缺少科学依据、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监督、页岩油气压后检测缺乏有效评价手段等问题,开展铠装电缆自适应高速传输、井下高温高压摄像单元总成、高可靠性井下视频处理单元、井下视频定量分析处理等核心技术的研究,研制了6款覆盖不同应用场景的新一代彩色全帧率油气井可视化检测系列装备,累计现场应用超过700井次,总结形成了9种现场施工工艺。近五年完成科研项目15项,专利40余项,拥有科研团队/高校工程中心1个、“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公司1家,人才2人,获得奖励3项,转化产值6000+万元。

成果评价

油气井可视化检测技术是基于现代井下高清视频采集、编码、存储以及测井电缆高速传输技术实时获取井下彩色高清视频,通过直接观测和视频分析掌握井下真实状况的一种井筒检测技术。“井下视频自适应高速传输技术”和“井下视频定量分析技术”两大核心技术突破分别实现了从“黑白幻灯片” 到“彩色全帧率视频”、从“定性检测” 到“定量检测”的技术飞跃。

该技术获得2021年度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创新驱动奖,2023年度第八届ECF能源技术创新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创新奖,2024年该技术成果被院士团队认定为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电缆自适应、网格编码、离散多音频调制”的测井电缆自适应网络高速传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应用前景

以“眼见为实”、“一目了然”的特点,该技术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井下复杂状况,提高井下作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提高油气井下的认识和干预技术水平。

该技术具有井下作业、油气开采和技术监督三大应用方向和油套管完整性检测、落鱼成像检测、找水找漏、井下工具检测、水平井产出检测、水平井射孔压后检测六大应用场景。

成果展示



负责人简介

严正国,1976年生,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可视化测井技术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 1 项,中石油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 1 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主持科研项目16项,主持研发的“测井电缆网络高速传输系统”和“油气井可视化检测装备”在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方面效益显著,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获中石油集团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 1 项,西安市科技进步奖 3 项,申请专利40余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

 

地址:陕西省西安电子二路东段18号西安石油大学科研处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382399    E-mail:kjc@xsy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石油大学 科研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