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辅助的高精度气敏传感材料及器件集成技术

作者:科研处 时间:2025-09-02 点击数:

成果简介

传统的半导体型气敏传感材料及器件在复杂环境(如高温、高湿度),或面对多种气体混合的情况下,灵敏度会急剧降低甚至失效。本团队采用机器学习的手段,将各种环境下的气敏曲线引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半导体型气敏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下对混合气体的识别和定量分析。尤其对油气井下气体如H2S、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以及大气环境中有毒害的各类VOCs气体,具有高精度的识别能力。

成果评价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团队及负责人已获批陕西省高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称号1项,获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等奖励4项。近年来在该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已获批3项。

应用前景

该项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对气体种类和浓度进行检测的场景领域。如油气井下危险性气体的实时检测、各类输气管道的气体泄漏监控,医疗领域的呼吸性气体及标记物的高精度检测,以及室内有机挥发物、大气污染物等检测领域。

成果展示

负责人简介

陈国祥,1979年生,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新型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气体传感技术”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低维材料掺杂改性及气体传感技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陕西数理基础科学研究项目1项,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出版规划教材1部。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5篇、EI收录4篇。

刘帅,1985年生,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基于机器学习的半导体材料及器件设计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5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地址:陕西省西安电子二路东段18号西安石油大学科研处    邮编:710065    电话:029-88382399    E-mail:kjc@xsyu.edu.cn

版权所有:西安石油大学 科研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